一向爱跨界的“老顽童”王冬龄,用楷书、篆书、隶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在各种唯美、时尚的人体摄影和海报上,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
在他看来,“世界上最美的,还是人。”
近40幅的摄影作品,都是王冬龄二十多年来的私人收集。
爱看时尚杂志的他,一看到有意思的广告海报,就会裁下来。昨天展出的作品《对花说》,就是某大牌服饰的广告海报,王冬龄在上面,用草书写上了歌曲《男人海洋》的歌词,这让许多前来看展的年轻人,大呼“新潮”。
还有一张女子赤身趴在沙滩上的照片,王冬龄在她“身边”,写下了庄子的《逍遥游》,海水处留白。
这幅作品,是这次展览的系列作品中,最早成型的一件。这张照片,王冬龄藏了二十多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王冬龄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之邀赴美讲学。他在美国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的人体摄影画册中,看到了这张名为《沙漠女人》的照片,不禁思绪万千。
“书法和人体,如果能相互叠加,视觉上,会产生一种复杂的感觉。”他悄悄撕下了这一页。二十多年后,经过“加工”,出现在了这次展览上。
现场挤满了年轻人和外国观众。一位瑞士姑娘来中国十年了,虽然她看不懂照片上写的是什么,但她对这种中西合璧的艺术形式,大呼过瘾:“王老师的心态比我们还年轻,字如其人。”
中国美院教授沈浩则建议观众,这些作品要先远看,再近看,千万别当成纯粹的书法作品看,“这首先是一种视觉艺术,近看后,每个字体又不同,和人体曲线相呼应,很有意思。”
事实上,摄影与书法的结合,对王冬龄来说,不是第一次。去年,他就在自己拍的“西湖十景”照片上,大胆挥毫。
“生活中,
我们常常忽视了大自然的美,
更忽视了人体的美。”
王冬龄说,
流畅的书法,与唯美的人体摄影相结合,
并非突发奇想,
而是艺术道路上的自然趋势。
他告诉记者,
上世纪六十年代,
他还在南京师范学院上学时,
有一次偶尔接触到人体画,
他惊讶地发现,
“世上最美的线条,是人体的曲线”。
“以前写书法,是在白纸上随便写,但在一张人体图片上写字时,就成了情境书法。它的视觉联想更为强烈,内容和图片是相互补充的。书法对图像的布白、结构都会产生影响,处理得不好,就会生硬、突兀。”王冬龄说。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马黎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748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