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他这一生,风雨多,晴天少,
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
42岁差点死去,45岁起不停被贬谪,
49岁丧子,直到60岁还被贬,
终于在66岁,走到生命的尽头。
东坡这一生,太难了!
但他留下的印象,一直是嘻嘻哈哈。
即便生活已如此艰辛,
他还是让自己开开心心。
而我们呢,
年岁渐长,抱怨生活,
浑噩不停,叹息不止。
已经再难有什么能让我们快乐。
学会让自己快乐,
是东坡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道大餐
欣赏苏轼手札全集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苏东坡如何从“我书有法”
一步步走向“我书意造本无法”的
东武帖
苏轼丨《东武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武小邦 不烦牛刀 责无可以上助万一者 非不尽也 虽隔数政 犹望掩恶耳 真州房缗 已令子由面白 悚息悚息 轼又上
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 丨《次辩才韵诗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眉山苏轼上。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宁有离别忧。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跋吏部陈公诗帖
苏轼丨《跋吏部陈公诗帖》丨行书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司副使吏部陈公,轼不及见其人。然少时所识一时名卿胜士,多推尊之。尔来前辈凋丧略尽,能称诵公者,渐不复见。得其理言遗事,皆当记录宝藏,况其文章乎?公孙师仲,录公之诗廿五篇以示,轼三复太息,以想见公之大略云。元丰四年十一月廿二日,眉阳苏轼书。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苏轼丨《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覆盆帖
苏轼丨《覆盆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覆盆子甚烦采寄 感怍之至 令子一相访 值出未见 当令人呼见之也 季常先生一书 并信物一小角 请送达 轼白
归安丘园帖
苏轼丨《归安丘园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轼启。前日少致区区,重烦诲答,且审台侯康胜,感慰兼及。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尔?无缘一见,少道宿昔为恨。人还,布谢不宣。轼顿首再拜子厚宫使正议兄执事。十二月廿九日。
获见帖
苏轼丨《获见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轼启。近者经由获见为幸。过辱遣人赐书,得闻起佳胜,感慰兼极。忝命出于余芘,居承流喻,益深愧(慰)畏。再会未缘,万万以时自重。人还,冗中,不宣。轼再拜长官董侯阁下二八月廿八日。
邂逅帖
苏轼丨《邂逅帖》丨又称《江上帖》丨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轼启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厚书且番。起居佳胜,令弟爱子各想康福,余以面莫既人回,忽忽不宣。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四月廿八日。
致季常尺牍
苏轼丨《致季常尺牍》丨又名《一夜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纔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157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