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欧阳修行楷书《灼艾帖》卷

释文: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这是欧阳修写给长子欧阳发的信,帖中“见发言”的“发”即欧阳修之子欧阳发。所谓“灼艾”,即针灸。《灼艾帖》讲的是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曾经接受过中医的艾灸治疗,欧阳修认为这是一门学问,值得探讨。

《灼艾帖》让人想起一个比喻兄弟间的友爱的成语“灼艾分痛”,这个成语典故就和宋代的艾灸有关。《宋史-太祖纪》记载:“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间感情深厚,赵光义有一次生病了,用艾灸治疗,觉得疼,赵匡胤就和弟弟一起艾灸,分担弟弟的痛苦。古人很赞赏宋太祖和太宗间深厚的兄弟之情,称作“灼艾分痛”。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灼艾治病保健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艾灸不仅在民间流行,连皇帝一家也很喜欢用艾灸治病,像欧阳修这样的大文豪也在聊这件事。

《灼艾帖》书法端庄劲秀,即露锋芒又顿挫有力,笔锋作方阔字,清眸丰颊,进退晔如。正如黄庭坚所谓的“于笔中用力,乃是古人法”。

苏轼说的“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清眸丰颊,进退晔如。神彩秀发、膏润无穷”、笔势险劲,字体秀丽”,可说是搔到痒处。李东阳在帖后的诗跋中称赞欧书“宋代书家自不孤,当时只许蔡君谟。若将晋法论真印,此老风流世亦然”。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大家,影响波及王安石、苏东坡等,是公认的文坛领袖,他的学书主张,为苏轼继承和发扬。欧阳修早年学虞世南,后“以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推崇颜真卿,喜柳公权“锋芒俱在”。欧阳修传世墨迹不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灼艾帖》为其中之一。

全卷整图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3241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