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象祠记》草书欣赏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象祠记》卷,草书,纸本,尺寸30.9厘米×700厘米,正德三年(150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象祠记》为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所作。象祠,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根据古代传说,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其后,象被舜所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君(其领地在今湖南道县北)。在传统观念中,象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唐代时,道州刺史就曾毁掉当地的象祠。不过,王守仁认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象之所以最后受到感化,正说明舜的伟大,从而说明君子修德的重要性。这也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致良 知”的具体例证。

《象祠记》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

咸神而祀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

請記於余。余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

『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

父吾祖,遡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之而不敢廢也。』子

曰:『胡然乎?有庳之祠,唐之人蓋嘗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

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壞於有庳,而猶盛

於兹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愛夫若人也,推及於

其屋之烏,而况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祠者為舜,非為象

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後乎?不然,古之驚桀者,豈少哉?

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入主深,而

流澤之遠且久也。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

不見化於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瞽瞍亦允

若」。瞍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

至於惡;不抵於奸,則必入於善。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孟子曰:

「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

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者周也。不然,周公之聖而管蔡不免焉,斯

可以見象之既化於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澤加於其

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於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

於舜之封象歟?吾於(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

人也。然是唐人之毁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夷之奉之也,承

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於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

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

也。』年弟守仁。

【释文全文】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祀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余。余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庳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庳,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2706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