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张弼《怀素上人草书歌》

张弼《怀素上人草书歌》,草书,纸本,纵31.5,横526cm。项穆于《书法雅言》中评曰:“后世庸陋无稽之徒,妄作大小不齐之势,或以一字而包络数字,或以一傍而攒簇数行,强合勾连,相排相纽,点画混沌,突缩突伸。如张汝弼、马一龙之流,且自美其名曰梅花体。正如瞽目丐人,烂手折足、绳穿老幼,恶状丑态,齐唱俚词,游行村市也。

张弼草书及生平学问,平心而论,尚未及项穆所言马一龙之流“ 齐唱俚词,游行村市” ,但其草书中亦确多见妖娆作态之笔,因而气格近俗。项穆虽言词过激,但却点到了张弼草书轻浮的要害。评价比较中肯的王世贞则云“余见其迹颇多,诚然虽丰逸妍美,而结法实疏,腕力极弱,去素、旭不啻天壤。” 他伤于雕琢的习气,以后又影响了同里张骏(字天骏,号南山),张骏于成化初为中书舍人,后官至工部尚书,与张弼齐名,时号二张。由于其将张弼的习气完全流露出来,故祝枝山讥为“脾学夫人,咄哉!樵爨厮养,丑恶臭秽” 。

此外当时受张弼流风影响者还有多人,如王世贞所云“当南安时有萧显文明,为按察金事,以狂草称,品最下。又邵文敬郡守,以‘半江帆影落尊前’句,人呼为邵半江,书法稍准绳于南安,亦其流辈也。” 由此可窥及明初宋克之后,由于台阁草书家的形式主义追求,草书的发展开始脱离元人的轨道。

张弼宗旭、素一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他的部分作品强调花俏,习气很重,至张弼的末流已使草书滑到庸俗的极端。此后要待祝允明出,方有重振大草的气候。诚如此,张弼对明代大草的贡献还是应该肯定的。(节选《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张弼《怀素上人草书歌》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3382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书法易在微信群分享了高清资料,如已进群可在群内查阅,进群方式请点击下方链接(或用微信扫下方二维码): https://wx.bidmessage.com/m/40/corp/qun/qrcode/7

用微信扫二维码进群交流

群内不定期还会分享更多资料。 往期分享: 1、书法教程资料网盘:https://wx.bidmessage.com/l/A389LU 2、中国历代书法字帖书籍大全:https://pan.quark.cn/s/22ee96b0adba 3、书法名师教学课程:https://liebian.wechatculture.cn/l/0KLY1W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