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尺牍《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又称《归安丘园》, 25.6cmx31.1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里的子厚,名叫章惇,是苏轼好友。这封信写于元祐元年(1086年)十二月。东坡说:“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苏轼所追求的书法境界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从实而论,这也是苏轼书法的总体特征。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释文:轼启。前日少致区区,重烦诲答,且审台侯康胜,感慰兼极。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无缘一见,少道宿昔为恨。人还,布谢不宣。轼顿首再拜,子厚宫使正议兄执事。十二月廿七日。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作为文艺领域的多面手,苏轼将诗、文、书、画种种艺术形式的内在规律用一个“意”字统一起来。在绘画理论上,苏轼曾有“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东坡题跋》)的观点。论及书法,则又有“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敬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次韵子由论书》)的看法。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苏轼尺牍《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高清网盘下载

书法易此处内容已经被作者隐藏,请输入验证码查看内容
验证码:
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网站验证码”,获取验证码。在微信里搜索“书法易”或者“shufayi”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苏轼认为,书家不能单纯地埋头学习技法,重要的是“通意”,即真正通晓书法的三昧,深入认识和掌握书法的内在规律,才能得书法的意趣,神采,以寄兴抒情。在《石苍舒醉墨堂》一诗中,他写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在《东坡题跋·评草书》中又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这是他不拘于成法,摆脱法度束缚,主张自由的创作的观点。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兄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2849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书法易在微信群分享了高清资料,如已进群可在群内查阅,进群方式请点击下方链接(或用微信扫下方二维码): https://wx.bidmessage.com/m/40/corp/qun/qrcode/7

用微信扫二维码进群交流

群内不定期还会分享更多资料。 往期分享: 1、书法教程资料网盘:https://wx.bidmessage.com/l/A389LU 2、中国历代书法字帖书籍大全:https://pan.quark.cn/s/22ee96b0adba 3、书法名师教学课程:https://liebian.wechatculture.cn/l/0KLY1W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