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

《鲜于氏离堆记》,唐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十六日镌刻,刻于四川新政镇嘉陵江西岸离堆山。原碑大小失记,已碎为五块,只残存47个整字和7个残字,于1979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四川名碑,对此摩崖石刻严加保护。

传世拓本以“未水虚”三字未损者为旧,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鲜于氏离堆记》乃颜真卿53岁所作,书风渐熟,是中年重要书迹之一。此碑是摩崖大字,丰硕伟岸、气势磅礴;用笔雄逸,字画刚健,结体宽博挺然、形势精绝,斩金截铁,为颜体大字的杰出代表。

 

【1】舍不倦;尚未知

【2】寝与食;荐无何

【3】州大都;度副大

【4】是之谓;于君之

【5】虚江南;有茅者

【6】实君德;也然克

【7】处置使;入忠邵

【8】阳太守冬

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刻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初见于宋赵明诚《金石录》,后曾一度失传。至清道光年间郭尚先视学蜀中访得此碑,然仅存五石,五十八字。1978年出土,1979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四川名碑之一,《鲜于氏离堆记》历尽人间沧桑,字迹几近泯灭。1985年1月8日,仪陇县文管所考古工作组前往发掘清理,重新发现崖刻四块,除第一块早年损毁,第二块字迹全无外,第三块尚存“德、也、然、克、舍、不、倦、尚、未、知、寝、与、食、荐、无、何、州、大、都、度、副、大”22字,第四块尚存“处、置、使、人、忠、贬、邵、阳、太、守、十”11字,第五块尚存“之、欢、奉、以、封、二”6字。共存39字,字径均9厘米左右。碑体所剩之字,雄健浑厚,苍劲典雅,古朴俊逸,神韵盎然,是颜真卿中年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实物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价值。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将《鲜于氏离堆记》摩崖石刻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此本系五石拓本,甚罕见计存全字四十七字缺半字七,共存五十四字。其中“尚未”之“未”“水者”之“者”又“虚口”之“虚”字皆完好。另有罗振玉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题记两侧。 罗振玉题跋译文:《离堆记》旧拓本,计残石五块,存全字四十七,缺半字七,共存字五十四。今但存残石四,其“处置使人忠贬邰阳太守冬”十一石亡矣。郭尚先先生《芳竖馆提拔》言:此记存四十四字,知此记嘉道以来一失去一石矣。此五石尚在于。当石干嘉时拓本,可宝也,丁未六月寒中题记。又今本:‘尚未’之‘未’,‘水者’之‘者’‘虚口江’之‘虚’三字,又有缺失,此本尚完好,寒中又记。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466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