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瞻近龙保帖》(六种)无水印高清大图暨释文

(一)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

《瞻近帖》是《十七帖》丛帖第八通尺牍。纸本墨拓,7行,64字。是王羲之写给妻舅郗愔的一封信,信中对郗愔来会稽居住的消息感到高兴和期盼,并希望他能告知来期。

释文:

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一)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1)

(一)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2)

(一)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3)

(一)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4)

(一)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5)

大意:

看来最近尚无机缘会晤,只有付之悲叹。您家中大小都平安吧。听说您将来这里居住,等待您来到,不胜欣喜之至,此言想必可以实现,要告诉我日期喔。我意料您不想住在京都建康,这里地既隐僻,又当时令特佳,所以很高兴您能前来。这封信的用意是期待您能回信。

(二)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1,缺局部2)

注解:

《瞻近帖》“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中的“足下”指王羲之的妻舅郗愔。“小大”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文中第一行、第三行两个“苦”字,《右军书记》皆作“告”。清代包世臣对两‘告’字的看法是摹刻错误,并说:“晋人言苦皆谓病,帖意殊不尔。”文中“此既避”的“此”指会稽。“避”包世臣谓“嚣尘不及。”

(三)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1)

(三)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2)

十七帖的结字,看似平淡,实则字字有变化,错位挪位的手法自然运用到字形中。骨气内涵,俊逸灵动,有的开张活脱,有的清劲挺拔,有的平正典雅,这是基本笔画的长短粗细和偏旁的上下高低配置得当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如《瞻近帖》的“居”、“苦”字,上放下收,“叹”、“来”左放右收,“度”字外放内收,增加了字的动态。

(四)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1)

(四)王羲之《瞻近龙保帖》,榻本,7行,64字(局部2)

《瞻近帖》是王羲之著名的《十七帖》之一

《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以及王羲之内弟郗愔的信札,时间从东晋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三年到晋穆帝升平五年,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之久。周抚是东晋名将,曾镇守蜀地三十年。郗愔官至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

以下是:王羲之《瞻近帖》与赵孟頫《临王羲之〈瞻近帖〉》对比

赵孟頫临王羲之《瞻近帖》(局部1)

赵孟頫临王羲之《瞻近帖》(局部2)

赵孟頫这件临品,是公元1314年,即元仁宗延祐三年,其63岁时所书

赵孟頫补唐人临《瞻近帖》。纸本,纵24.4厘米,通长36.3厘米。草书,临王羲之《十七帖》中《瞻近帖》,每行前间楷书释文。自第七行“亦度”开始至末尾“具示问”的草书均为唐人临。楷书释文亦为唐代书迹。赵孟頫补书的部分是自首行“瞻近”至第六行“苦有期耳”,计六行。并钤朱文“赵氏子昂”一印。

《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著录《瞻近帖》全文。刻入《十七帖》等。《瞻近帖》另有墨迹两件:一为唐代敦煌临本,二为元代赵孟頫补写唐人临本。

翁志飞临王羲之《瞻近帖》

王羲之《瞻近龙保帖》(唐人临本)。纸本,纵二五厘米 横三七·五厘米。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释文(缺字):

口口口口口苦,但有悲口 。口口口口口平安也。口口口口口此,喜迟口口口。想必果言苦口口口。亦度卿当不口口。口既避,又节气口,口口欣卿来也。此信旨/口口示问。(敦煌石室本)

释文(全文):

(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

语译:

近来无缘见面了,很是感伤,你那里一切都平安吧。听说你要来这里居住,等待你到来的喜悦心情不可言表,要是能来,一定告诉我具体日期。我也猜测你不想住在京城,这里既能躲避城市的烦嚣,节气又好,所以很高兴你能来居住。写此信的目的是能得到你的回信。

龙保等都平安吧,感谢,很期待能相见。

《瞻近》《龙保》二帖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第三、四两帖(见下),原迹久侠,可见於宋拓馆本《十 七帖》等刻帖中。在己流传到英国博物馆的一些敦煌卷子中,发现有一帖粉红色纸上写的草书手迹,

经研究,确定为是唐人临写的王羲之《瞻近》《龙保》二帖。这件唐人墨本的发现,为研究王羲之书法 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二帖的唐人临写本,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行款、结字与宋拓刻奉稍有不同。可惜 已残损,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风神。

《瞻近》、《龙保》二帖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第三、四两帖(见下),原迹久侠,可见於宋拓馆本《十七帖》等刻帖中。在己流传到英国博物馆的一些敦煌卷子中,发现有一帖粉红色纸上写的草书手迹,经研究,确定为是唐人临写的王羲之《瞻近》、《龙保》二帖。这件唐人墨本的发现,为研究王羲之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二帖的唐人临写本,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行款、结字与宋拓刻奉稍有不同。可惜已残损,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风神。

这里“省告”的“告”字,包世臣以为应是“苦”字,说是晋朝人都把病说成是“苦”。迟(zhì):等待。

临习重点:

这是唐人临的墨迹本,在敦煌发现的。《十七帖》中有这两个帖的刻本,临习时可以相互参照着临习。另,赵孟頫也有补写本,都可以相互参照。参照着临习,可以知道古人是如何临古的,也能看到墨迹与刻帖的不同,从中参悟笔墨与刻帖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大凡是同样的帖的不同版本和不同书家的临本,都要取来参看,相互对照临习,这样不但对帖的印象更深刻,还可以把古人的临帖技巧、对帖的理解都了然于胸,对自己的临习、创作受用无穷。

书法赏析

1、结字。

  十七帖的结字,看似平淡,实则字字有变化,错位挪位的手法自然运用到字形中。骨气内涵,俊逸灵动,有的开张活脱,有的清劲挺拔,有的平正典雅,这是基本笔画的长短粗细和偏旁的上下高低配置得当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如《瞻近帖》的“居”、“苦”字,上放下收,“叹”、“来”左放右收,“度”字外放内收,增加了字的动态。

2、用笔。

  《瞻近帖》的用笔顿挫有致、擒纵自如,在一定的速度中,完成折搭、调锋等一系列复杂动作。

从不同的刻帖墨拓本来比较地看,更能看到这些微妙的变化。例如对比《十七帖》上野本和三井本的“悲、当、京、期”四字,上野本的点画多为圆形顺势,而三井本的部分点画明显地看出调锋后逆势用笔。胡抗美对此作评述道:“‘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表达了笔在运动中施加提按顿挫之后生动而神奇多姿的形状变化。从墨本上看,由于经过千百年的磨砺,本来‘奇怪生焉’的细微末节更加奇怪难测了,那种在不提笔的情况下的挫和衄,永远蒙着神秘的面纱,扑朔迷离,可望不可即。从刻本看,其妙在于敞开了‘奇怪’之谜,揭开了衄挫面纱,分解了古人的用笔动作,使复杂的技法清晰化”、“刻本的用笔不仅保持了墨本的初衷,而且将墨本笔法通俗化,使人们看到了古人用笔的轨迹”。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shufayi.com/2609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